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简介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成立于2014年,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可追溯至1978年。学院立足于湖南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益阳东接东融战略需求,面向工程机械、电气装备等重点行业和高端装备制造、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坚持为工程机械、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等行业,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的教学指导方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院设有机制工程系、机电工程系、电气工程系、智能制造系、能源动力系、制图教研室、实验实训室等7个业务系室。现有机械工程和电气工程2个一级学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制造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等5个本科专业及能源动力专业硕士授权点。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和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为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为湖南省首批新工科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为行业特色新工科专业。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58人,其中专任教师48人,教授4人,副教授(副高职称)15人,博士21人,在读博士10人,湖南省121创新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1人,湖南省学科带头人2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5人,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能手2人,双师双能型教师达70%以上。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2300余人。
学院拥有智慧城市能源感知与边缘计算、城市能源管理关键技术等省市重点实验室,机电类专业、智能电网、智能制造等湖南省创新创业教育基地3个。校内实习实训中心由数控加工、液压传动、精密测量、智能制造、电机控制、机电保护等各类专业实验室19个,实验仪器设备总价值近3000万元,校内实习实训场地约1万平方米。
近五年来,共承担省部级教改项目25项,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项,1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2项省级一流精品课程。荣获国家创新教学大赛二等奖1项,湖南省课堂教学竞赛获等省级一等奖3项。学院紧密围绕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及地方经济发展,凝练学科方向,组建科研团队,做强机械学科,夯实电气学科。近五年来,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重点研发项目1项,科研经费累计近千万元。获省技术发明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1项,国家级行业技术创新奖1项。
学院在国内外权威刊物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33篇,被SCI、EI、CSCD收录96篇。授权发明专利58项,成果转化产生经济效益近6.2亿元。近五年来,学生承担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0项,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0项。在各类学科竞赛获得省级以上奖励100余项,包括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科技创新大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一等奖、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一等奖、全国三位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等国家级重要奖项。学生创新团队研制的无创呼吸机、智能机械手等创新产品被权威媒体广泛关注报道。
近年来,学生考研录取率稳定在12%以上,学生多被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录取。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5%,大部分被中建五局、水电八局、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宇晶科技等大型企业录取。学院创新“三链对接、四阶递进、多元协同”的“三三四”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思想引领、科教协同、三化双培师资队伍建设新机制,探索理实一体、产教融合的一体三化课程建设新方法,构建校企协同、再创共进、涵盖智能制造全生命周期的创新创业培养新路径。构筑品学兼修、知行统一全育人思政教育新阵地。
机善巧工,械而不舍。年轻的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正齐心协力、奋发有为,向新工科一流机电学院迈进。